在微信帝國里,最不缺的是流量。微信在經歷了朋友圈微商化、公眾號雞湯化的用戶焦慮后,張小龍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強化微信的定義: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經常說分析成功不如分析失敗,但眼光卻不由自主,常常只關注那些創業成功的例子。
這篇文章為創業者們整理小程序創業中的幾個“傷亡”案例,以及它們涉及到的小程序相關運營“政策”。想要對熱衷于入局小程序領域的創業者們說:“有些玩法不適合小程序、有些方向不適合你存僥幸心理、有些規矩該遵循的還是要遵循”。
匿名聊聊與走心聊聊
這是同一個團隊推出的兩款社交類小程序產品,卻都被微信先后封殺,匿名聊聊上線5個小時即獲1700萬PV、130萬用戶,當天即被封殺,封殺理由是“涉嫌誘導分享”,隨后該團隊上線了一款“走心聊聊”,也是千萬的PV增長速度,然而11天后同樣被微信封殺。
匿名社交好像在國內外的生命力都很差,火了一個又一個,然后也敗了一個又一個,這些熱潮背后懷揣的真實、開放的交流,常常被各種惡意使用傷了筋骨,在沒能找到適應國家政策(網絡法中實名政策已經出臺)、規避惡意匿名信息使用、保住用戶使用粘度、優質商業變現方式之前,匿名社交實在不是一個創業好去處。
內容付費、在線教育小程序之災
來看一則微信小程序平臺的運營規范:開發者在iOS系統上提供的虛擬物品不能展現任何購買、支付的功能、頁面、按鈕……也不得引導至外部網頁或APP來實現支付功能。
這對內容付費、在線教育領域的小程序創業者來說,使用小程序做運營將變得極有局限性:iOS上的付費通道必須關,所有付費內容只能以展示、免費的形式出現……
對于很多已經成熟的內容創業者來說,小程序或許還能用來服務老用戶,但對于新入局的內容創業者來說,只能做做產品展示的小程序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小程序未來使用領域:
目前,小程序適用于目前的任何領域。對個人還是企業而言,都擁有一個歷史性的革新。
餐飲行業,用戶無需下載App,直接從小程序中進入餐廳列表選擇餐廳。然后下單,直接小程序中掃碼即可進行消費。企業也無需再進駐其他第三平臺支付,收入直接進自己的口袋。
電商行業,電商企業可以在微點客應用平臺上一鍵制作電商版小程序,無需掛靠電商平臺,直接擁有了自己的店鋪,再使用后臺直接對商品編輯配置即可馬上上架。做電商就是要快人一步!
其他服務類行業,教育、醫療、家政、求職招聘、二手買賣、旅游、票務、金融理財、汽車后市場,當然理論上還有12306!除了高頻的App也會入住小程序以外,但凡用戶一年用個一兩次之后就再也想不起來的這些行業都會進入小程序,是不應該用一個原生引用的方式讓用戶下載,而應該是通過小程序來解決。
可以說,小程序直接讓服務企業展現在了終端用戶的面前并為企業都帶來了商機。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領域加入到小程序這個千億大市場中。